• 光華高中
  • 光華高中公佈欄
  • 活動花絮
  • 校長相簿
  • 光華新聞區

光華女中 綜合高中

光華女中 綜合高中

主選單

  • 綜合高中首頁
  • 綜高與我
  • 光華行事曆
  • 好文分享

課程計畫

  • 辦理緣起
  • 理念與目標
  • 優勢與特色
  • 課程細部執行計畫
  • 課程設計原則
  • 教學科目與學分數
  • 學程選修科目大要
  • 課程發展委員會

課程手冊

  • 各學年度課程手冊
  • 課程科目大要及教學綱要

學程介紹

  • 學術自然學程
  • 學術社會學程
  • 幼兒保育學程(103學年度起刪除學程)
  • 觀光餐飲學程
  • 商業設計學程
  • 商業服務學程(103學年度起刪除學程)
  • 電子商務學程
  • 室內設計學程(多媒體製作學程)
  • 應用英語學程
  • 銀髮族活動管理學程
  • 時尚設計學程

教學實施

  • 空白課程
  • 學分重補修
  • 補救教學

進路發展

  • 綜合高中學程規劃與未來進路
  • 升學輔導計畫
  • 就業輔導計畫
  • 各種進路修課建議

辦學成果

  • 綜合高中實地訪視結果
  • 多元榮譽
  • 升學情況
  • 各種檢定

招生資訊

  • 光華高中招生網

法令規章

  • 教育部頒定之法令規章
  • 光華高中法令規章

選課系統

  • 綜合高中選課系統
  • 選課系統線上說明

學生輔導

  • 學習輔導
  • 選課輔導
  • 生活輔導
  • 升學輔導
  • 輔導人員

綜合高中 Q&A

  • 光華高中綜合高中問與答
  • 全國綜合高中資訊網答客篇

相關聯結

  • 綜高相關網站
  • 教育主管機關
  • 升學資訊
  • 檢定資訊
  • 就業資訊
  • 社區化學校
光華女中-綜合高中
1040316 光華多媒專題製作 用創意造公園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一, 21 九月 2015 09:53

光華多媒專題製作 用創意造公園

 
             
                今年光華高中多媒體設計科的專題製作很特別,其中由七位學生所組成的「七度領域」團隊,擇定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的一塊廢墟地,把它裝置為里民可以休憩的公園綠地,於日前隆重開幕,贏得社區居民的認同和肯定。

                這七位才氣非凡學生王品元、李佳音、李佳美、李宜臻、柯婉真、徐子涵、楊萇誌等七人,有各自的專業和才華,七人之中有四人已取得印前製程的乙級證照,一人為全國技藝競賽電腦繪圖組金手獎得主,未來將以技優入學方式申請科技大學。他們利用假日到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的廢墟進行改造,從規劃、設計、除草、油漆、做木工都自己動手,憑著一股熱情和堅持,把原本帶著存疑的里民逐一從抗拒到接納,從觀望到感動,終於大家共同動手協助整理,不但活絡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因這塊土地的共同記憶,進而創造彼此的信任。
                組長王品元的阿嬤原本就住在這個社區,每次回阿嬤家看到一堆垃圾山覺得非常難過,於是結集志同道合的夥伴運用校內專題製作的課程,在學校和指導老師、同組同學共同討論,再向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的李鎮國里長提出構想,以半年的時間利用假日一點一滴的改造,終於讓更多的人見證這塊土地的美麗。 
                 指導老師蘇仁傑表示:看到這些學生都曬到黑亮,也曾被小黑蚊叮過,其實蠻心疼的。但是他們不畏艱苦,一起鼓勵、互相扶持,共同為社區盡一份心力的心,卻是令人動容的。校長張淑霞特別前往老兵公園為學生們加油打氣,她對於「七度領域」團隊有別於一般的研究方法,而是以創作產出作為專題製作的題材,走出校園和自己的家鄉連結,是值得讚許和肯定的。尤其讓年輕人的心、年輕人的美、年輕人對自己的期許與要求,透過對話、親力親為的做中學習,才是結合知識與實務的技職改革。

 
1040501 臺南市光華高中 小「米」立大功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五, 01 五月 2015 10:29
 臺南市光華高中 小「米」立大功

 

        南臺灣的暖陽、土質、和空氣,讓臺南在地好米有了新的生命力,為了行銷以「米」為主體的商機,臺南市光華高中設計群、家政群、餐旅群首次以稻草裝置藝術、時尚服飾、創意米食為訴求,配合「臺南好米嘉年華」活動,搭配1.4公頃的巨幅稻田彩繪,行銷臺南在地好米,一起感受「臺灣米倉」的魅力。

        這三個群科在跨領域合作的基礎下,彼此切磋展現多元創意,開啟學生的視野和專業,更造就了104學年度光華高中辦理高職特色招生的契機,由多媒體設計科率先開設「動漫國際特色班」、餐飲管理科開設「在地寰宇美食文化特色班」,希望透過這些特色課程豐富學生的專業整合。

 

●稻作藝術  創魅力

        光華高中設計群師生聯手打造精采稻草藝術,由稻草結合創意,編織可愛的黑熊、鹿等動物區,也有海豚、螃蟹等海洋生物,大、小恐龍也讓小朋友想伸手觸摸,此外更有「拾穗」、「蒙娜麗莎的微笑」名畫,唯妙唯肖,以及燈飾、立燈、太師椅意象等居家擺飾,利用稻草編織出一件件自我風格的藝術品,讓樸實的稻草展現創新的生命力。

        一般人除了吃米飯,幾乎少有人摸過稻草,有時農民燒稻草還造成空氣污染,光華卻透過稻草再利用,結合其他天然素材,融入複合媒材的教學,以分組團隊學習法,讓學生動手活化每件稻草作品。參與這項課程的李怡如是綜合高中商業設計學程的學生,對於鐵絲、花布、稻草的綜合配置具有獨特眼光,不僅傳承學姐的技法,現在也能把這項專業傳承給下一屆的學弟妹。她認為光華就是一個和樂的大家庭,講究團隊合作,彼此跨領域學習,是一般課本所學不到的。每年都會到日本專門學校學習動漫製作、3DCG、以及遊戲製作,就是為了儲備未來的關鍵能力。

除此之外,榮獲103年度全國商業類技藝競賽廣告設計組金手獎的黃文宏、電腦繪圖組金手獎的李佳音,都是多媒體設計科三年級的學生,他們運用純熟的美術技巧,以簡單的麥克筆、水彩為參與嘉年華的遊客免費畫肖像,一張卡通畫風的超似顏繪,僅花15至20分鐘就完成。現場民眾覺得有趣,不少民眾與小孩一同入畫,隊伍一度擠爆,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科主任王耀騰認為現場作畫,不僅挑戰專業,更需要鍛鍊勇氣和容忍力,帶學生走出校園和社區結合,是未來的方向。

●稻田意象 妝時尚

家政群師生以「稻田」為意象,創發「日耀、稻浪、阡陌、花想」等主題,製作與大自然合一的時尚服飾、包包和配件,為彩繪稻田活動增添瑰麗的色彩。流行服飾科主任張婉玲特別在校內辦理一場與大自然相遇的工作坊,讓學生從觀察「稻穗」開始,體會大自然的樸實,並創意思考結合拼布裁剪、立體造型等元素,以及稻穗、草蓆、花紋布料,創發一件件代表在地文創的服飾創作,引起很大的迴響。

  走秀學生古之怡描述自己所展示的服飾時說,衣服的前片有像山一樣的尖角,這是以各種不同的顏色拼合而成,後片腰部份的皺褶則使原本就翹挺的臀型更加傲人、有氣勢;下襬是一個前短後長的設計,能夠秀出修長的雙腿。這件作品有個有趣是當風吹起時,裙襬會被吹滿,形成類似昆蟲翅膀,雖然挺好笑,但值得讚賞!

  其中最特別的一套立體服飾是用稻草,布飾花朵、乾燥花所串聯的作品,參與創作的學生吳悠甄,陳思芸,郭芷君,黃欣怡從初步草圖到完成,想表達欣欣向榮年年豐收的概念,以穀倉的原型做為發想,祈福人民平安。這件穀倉服飾的骨架,則是和多媒體設計科同學討論所共同完成,是一件跨領域的作品。

●稻米烘焙  傳幸福

餐旅群原本在校內已辦理過米食創作比賽,正巧把學生的創意作品透過「臺南好米嘉年華」活動推廣到社區,第一名的「花心」更是在現場大排長龍,獲得許多民眾的肯定,吃過的人都說:「Yummy」!「花心」的原創者─高佳韻、杜婉榕、謝孟娟、吳秋萍等四人就讀餐飲管理科,從「吃米不知道米價」的初學者到可以運用十餘種多元食材,融入在一顆中西合璧的「花心」裡,吃起來爽口令人垂延三尺。

此外,為了呈現農夫辛勤在日頭下工作,曬得皮膚黝黑,辛辛苦苦換得的是晶瑩剔透的白,白米,製作了「黑與白」。「黑與白」包覆了辛苦與甜蜜,咬下一口還有滿滿的傳統香味,是鹹蛋黃的濃郁傳統農村味道,充滿彈性的肉質口感,是廚師努力不斷的敲打黎明沃土,豐禾初綻。白色與綠色相間各半的顏色就像初綻的豐禾,後壁的稻香,草香,米香。咬下一口,讓你好像徜徉在綠色的波浪之中。(米香粒.抹茶米香粒)肉所造就的彈性。而「初穗」是黎明沃土,豐禾初綻的象徵。白色與綠色相間各半的顏色就像初綻的豐禾,如同臺南的稻香,草香,米香,咬下一口,讓你好像徜徉在綠色的波浪之中。這麼浪漫的創意米食,不僅吃了幸福,連看了都覺得滿心的小確幸,光華餐旅群師生不斷的日益求新求變,為了也是想傳遞在烹調之間的幸福滋味。

繼「臺南好米嘉年華」之後,餐旅群師生二十餘人赴日本長野縣進行食育文化的體驗,除了和松本第一高校師生進行日本壽司製作外,另外向當地的歐巴桑、歐里桑學習鄉村料理,以最天然的食材,不加任何調味料,簡單的水煮,炸物烹調,並且親自動手製作蕎麥麵,從混麵,搓揉,桿麵,整型,切割,全部都是團隊一起完成,大家歡喜品嚐自己動手烹煮的午餐,體驗不一樣的海外學習。校長張淑霞感概日本的長輩能夠健康長壽不無道理,看到日本在地料理都是「全食材」烹調,包括根莖皮都可以食用,營養素都沒有流失,不像台灣都是在吃食品加工的食物,這是餐飲專業需要引以為戒的。是以,科主任王四鳳認為「餐飲人」需要重視食安議題,餐飲管理科開設「在地寰宇美食文化特色班」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國際交流的體驗,進行從產地到餐桌的特色課程,製作府城在地食材的好滋味,在專業的技能之下,深具食育文化的使命。

 
1060223光華高中跨領域合作別出心裁Song朝宴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五, 19 五月 2017 18:54
您知道甚麼是「糖水」嗎?甚麼是「渴水」?原來「炊餅」就是「饅頭」!這麼有趣的課程就發生在光華高中的綜合高中學術學程和餐飲管理科美食文化特色班中。兩班近90名學生,經過一學期跨領域合作,進行宋朝飲食的專題探究和實作,共端出十五道宋朝佳餚美味,並於23日台南區綜合高中種子教師研習時,將學習成果分享給國中老師。大家很好奇這失傳一千多年的宋朝飯局,原來是這麼有趣,在享用學生烹調的美味之後,亦紛紛讚不絕口。
 
光華國文老師黃淑貞藉由兩班的國文課,共讀李開周所著的《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一書,並進行閱讀心得分享。同時學術學程學生在專題探究課程研究宋代的食物及飲食特色,並蒐集整理資料,再和美食文化特色班學生討論宋代菜餚的典故出處及作法。這兩種不同屬性的科別,最後還迸出新的火花決定烹調菜餚,由中餐教師王四鳳指導食譜和作法,運用現代的食材烹調古代的珍饈,在烹菜和說菜之間穿越古今。
 
這一場美不勝收的Song朝宴,由兩班學生共同策劃。序幕從吟唱李之儀宋詞作品<卜算子>揭開,接著學術學程學生朱振綸、李和霖、劉芊岱以「三口相聲」逗趣的描述宋代飲食文化,再由美食文化特色班學生「說菜」,介紹宋代菜餚的典故以及出處,完成一場跨領域學習的宋朝筵席。朱振綸表示:「對我們而言,如何在眾多雜亂無章的文獻中找尋有用的資料,整理彙總給美食文化特色班的大廚,是一大難題;而對大廚們來說,要在有限的資訊與成本下製作菜餚,也是令人苦惱。」但經過重重難關,兩班同學群策群力的完成了Song朝宴,讓兩個看似不易與看似兩個毫無交集的科,共同摩擦出火花,卻是最令人意外的驚艷。
 
校長張淑霞對師生從閱讀出發,探討宋朝文學、名人、以及飲食文化,進而以現代食材創新傳統,這是學習翻轉的一大突破。如果不是這次的文化探索,我們大概會以為「蝌蚪粉」是真的抓「蝌蚪」來炸一炸,結果才不是呢,「蝌蚪」是用高筋麵粉和中筋麵粉攪和出來的「牽絲品」。這樣師生共備共創的主題合作,不僅讓學生深刻體會宋朝文學作品的內涵,同時對宋代文人的飲食愛好有所認識,並且因實務操作而打開了彼此欣賞和合作的高度和品味。 
 
1060403手繪腦麻幼童成長史 光華幼保圖畫書感人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五, 19 五月 2017 18:58
 光華高中幼兒保育科鄭丞芸、莊佩樺兩位同學於日前完成採訪腦性麻痺幼童的成長故事,以親手插畫配合文字書寫成為一本圖畫故事書,在兒童節前夕以「我最親愛的寶貝~腦麻慢飛天使棒棒的故事」一書,分享給關心腦性麻痺的朋友作為兒童節禮物。
        鄭丞芸和莊佩樺的專題實作原本就是想「自製」一本適合大小朋友閱讀的生命教育繪本,來引導大小幼兒體認「愛和同理心」,可是兩人在構思故事內容和情節時,總覺得缺乏實質震撼人心的感動,一度曾令兩人灰心失落到極點。
透過指導老師陳雅玲的引薦,兩人認識了不會說話、無法控制自己動作、只能坐在特製椅子或由父母抱著的腦性麻痺女童~棒棒。兩人從訪問棒棒的媽媽過程中,了解棒棒的出生、生病、復健、到小學階段,這七年來所遇到的挑戰和不為人知的辛苦歷程,最後把這些故事化為文字和插圖,成為這本溫馨感人的圖畫故事書了。
鄭丞芸表示:聽了棒棒一家人的故事後,感受到棒棒的父母非常用心,同時棒棒也很努力學習專注,他們都沒有因為身分「特殊」而放棄希望,反而像生命的鬥士不斷的堅持到底,用行動來實踐未來的可能性。因此,兩人把這本圖畫故事書,帶到光華附幼向15名大班幼童說腦麻的故事,藉以傳達關懷弱勢的心情,並喚醒大家培養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
莊佩樺說:這本書以棒棒的笑容為封面,傳達整個家對棒棒無條件的支持和呵護,讓她擁有全世界最簡單、最溫馨的微笑。我們還用光華幼保的代表色~黃色來表示希望、愛、以及溫暖,呈現棒棒在生活中的努力和勇氣。
校長張淑霞對兩人以繪本傳達「愛與同理心」的生命故事,表示讚許。尤其,兩人再運用這本圖畫書進行「『童』理心─以自製腦麻慢飛天使的繪本為例」的專題實作,結果發現許多幼兒其實都懂得他人的感受,只是沒有用言語表達出來而已。這份專題成果剛榮獲106年度全國中等學校家政群專題製作競賽之佳作獎,消息傳來,師生與有榮焉。
 
1060311光華群科特色園遊會 人潮不斷創體驗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五, 19 五月 2017 18:56
 頂著豔陽高照的好天氣,光華高中超人氣的愛心園遊會推出群科特色體驗區,師生結合在校所學的知識應用在生活情境中,設計不同的體驗課程,讓校園處處驚喜,充滿創意和歡樂。
 
        幼保科全科總動員推出「歡樂彩虹屋」,設計從2歲到90歲都適合的遊戲,包括小小建築師、感官迷宮等。走迷宮是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以及感覺統合的設計讓親子共同完成任務,最後彼此擁抱的那一刻還真令人感動。幼保科主任邱琡雅自信肯定的說:「幼保團隊合作所流露的愛與認真,正是幼保科最美麗的風景。」
 
        每年大排長龍的「鬼屋」,今年仍然大爆滿。設計群學生代代傳承營造鬼屋的氛圍、恐怖、驚奇、以及視覺效果,都達到了水準之上。設計群主任蘇仁傑表示:「這就是創客教育,開放一個空間讓學生自造自創,透過討論和合作所產出的作品,才真正學到設計的精華。」
 
        餐旅群「轉吧,七彩棉花糖」體驗棉花糖製作,別小看這項功夫,還需要熟練轉動才能做出繽紛的棉花糖。銀髮族活動管理學程「94要懷舊」則是在加重上肢的負荷,讓體驗者培養同理心感受高齡者的不便。商管群則推出「理財知識王」大富翁,依不同的職業所得而進行投資理財,另外還有很炫的VR虛擬實境體驗,將最新3D科技應用在資訊技術。流行服飾科和時尚設計學程,分別體驗馬卡龍吊飾和彩繪貼圖,尤其是學生用電腦繪圖設計圖案,再以雷射雕刻切割不織布,把想像力和創造力化為無限可能,接棒了精緻的工藝傳承,樣樣都令人愛不釋手。
 
1060215「光華高中設計群拼花燈 獎勵赴海外學動漫」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五, 19 五月 2017 18:53
 臺南市光華高中設計群結合在地文化和複合媒材,透過創意花燈製作積極培育學生具備藝術美感、創新應變的能力,每年為各地燈節添增無限想像的創意。今年設計群學生延續以往的戰績,臺北燈節大型主題燈座類「快樂之門迎新春」榮獲高中職組第一名和「雞鳴而起迎接世大運」榮獲第三名;臺灣燈會則是以「金雞報喜迎豐收」榮獲高中職組特優、「雄雞高昂運轉奇蹟」榮獲高中職組優等、以及「雞鳴起舞」榮獲國中組甲等,並帶領全校有興趣花燈的師生共赴雲林燈節觀摩燈會作品。
榮獲臺北燈節大型主題燈座類高中職組第一名的主題為「快樂之門迎新春」,這個作品係結合臺北舊城區和傳統時尚兼容並蓄的特色,把這被歷史遺忘近半世紀的「北門」重生,同時見證螞蟻雖小,團結力量大,創造各項奇蹟的生命力。得知獲獎的那一剎那,同學表示:「透過花燈製作,學習從抽象的設計圖案到具體造形呈現,過程雖然很辛苦,但在點燈的那一瞬間,一切辛苦與疲勞都全部消失了。尤其聽到大家的讚嘆聲,也讓我們好雀躍,好驕傲!」
指導老師王耀騰是國家級的花燈工藝師,發起「拼花燈‧學動漫」的獎勵,勉勵學生從在地到國際,多聽、多看、多發想、多動手,把花燈的建模雛型轉化為動畫的有趣畫面,一定很吸睛。因此,吸引許多學生主動犧牲週末共同到學校參與花燈製作。
光華設計群包括多媒體設計科、商業設計學程、室內設計學程,共同的核心科目都是和美感有關。雖然傳統花燈製作的菁華在於發想設計圖、建構造型骨架,不過在骨架外的布料剪裁和配色,也是唯美的絕活。光華透過學長姐的傳承,賦予傳統花燈藝術嶄新的風貌,是以今年有七位同學獲得部分獎勵,將於三月中旬赴日本學動漫以開拓視野。
 
更多文章...
  • 1051229光華幼銀海外見習 體驗高齡福祉服務
  • 1060705南光華、北松商 攜手為家扶學童開啟閱讀之窗
  • 106060608光華流服時尚動態展 宛如設計界的奧斯卡
  • 1050215光華愛很大,情牽台南-為206震災祈福
  • 1060103光華設計群自造小劇場 展現愛與美
<< 最先 < 前一個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個 > 最後 >>

第 6 頁, 共 33 頁

投票所-1

妳對本校綜合高中可以自行選課的感受如何?
 

投票所-2

綜合高中吸引妳的地方是?
 

誰在線上?

現在有 115 訪客 在線上
光華女中 綜合高中, edit and re-designed by EPStudio, 2009.

valid xhtml vali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