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華高中
  • 光華高中公佈欄
  • 活動花絮
  • 校長相簿
  • 光華新聞區

光華女中 綜合高中

光華女中 綜合高中

主選單

  • 綜合高中首頁
  • 綜高與我
  • 光華行事曆
  • 好文分享

課程計畫

  • 辦理緣起
  • 理念與目標
  • 優勢與特色
  • 課程細部執行計畫
  • 課程設計原則
  • 教學科目與學分數
  • 學程選修科目大要
  • 課程發展委員會

課程手冊

  • 各學年度課程手冊
  • 課程科目大要及教學綱要

學程介紹

  • 學術自然學程
  • 學術社會學程
  • 幼兒保育學程(103學年度起刪除學程)
  • 觀光餐飲學程
  • 商業設計學程
  • 商業服務學程(103學年度起刪除學程)
  • 電子商務學程
  • 室內設計學程(多媒體製作學程)
  • 應用英語學程
  • 銀髮族活動管理學程
  • 時尚設計學程

教學實施

  • 空白課程
  • 學分重補修
  • 補救教學

進路發展

  • 綜合高中學程規劃與未來進路
  • 升學輔導計畫
  • 就業輔導計畫
  • 各種進路修課建議

辦學成果

  • 綜合高中實地訪視結果
  • 多元榮譽
  • 升學情況
  • 各種檢定

招生資訊

  • 光華高中招生網

法令規章

  • 教育部頒定之法令規章
  • 光華高中法令規章

選課系統

  • 綜合高中選課系統
  • 選課系統線上說明

學生輔導

  • 學習輔導
  • 選課輔導
  • 生活輔導
  • 升學輔導
  • 輔導人員

綜合高中 Q&A

  • 光華高中綜合高中問與答
  • 全國綜合高中資訊網答客篇

相關聯結

  • 綜高相關網站
  • 教育主管機關
  • 升學資訊
  • 檢定資訊
  • 就業資訊
  • 社區化學校
光華女中-綜合高中
1040106光華聞喜宴_以紅綾餅款待文學進士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二, 10 二月 2015 13:52
 光華聞喜宴 以紅綾餅款待文學進士

 

光華高中首屆「文學士」出爐了,由國文科教師團隊結合平日國學常識的教學內容,主席姚雪萍老師精心策劃從全校學生經過秀才、進士到皇上殿試的「文學士」選拔制度,最後錄取12位進士,參加「聞喜宴」接受皇上以「紅綾餅」款待。

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光華文學士回到一千多年前考試現場,從41位秀才當中,經會試錄取12位進士,由皇上依照古禮親賜「紅綾餅」作為祝福。校長張淑霞勉勵進士學生:「飽讀詩書很重要,但要把知識活用在日常生活的行儀之中,由內而外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學問。」有資格參加殿試的吳奕勳、林佳怡、陳愷蓮,都是高中學術的學生,平時熱愛閱讀、喜歡文史、擅於思辨,這次能夠脫穎而出,乃歸功於平時所累積的國學基礎。

本次聞喜宴所款待的「紅綾餅」,係餐旅群李育弦老師依據宋朝‧葉夢得所撰的「避暑錄話」,得知唐昭宗曾以「紅綾餅」款待二十八位進士,表示此餅非常珍貴,只有在宮廷才使用。故結合餐飲科學生的新創意,以紅豆沙為餡,白色酥皮加三個小紅點,作為晶瑩剔透「紅綾餅」的象徵,代表榮耀加被的肯定與成就。果然,一出場就受到國文科教師團隊的青睞,紛紛對此宮廷小餅不甜不膩,讚不絕口。

 
1040129南市青年 光華高中_小米立大功(刊登文)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二, 10 二月 2015 13:50
 臺南市光華高中 小「米」立大功

 

        南臺灣的暖陽、土質、和空氣,讓臺南在地好米有了新的生命力,為了行銷以「米」為主體的商機,臺南市光華高中設計群、家政群、餐旅群首次以稻草裝置藝術、時尚服飾、創意米食為訴求,配合「臺南好米嘉年華」活動,搭配1.4公頃的巨幅稻田彩繪,行銷臺南在地好米,一起感受「臺灣米倉」的魅力。

        這三個群科在跨領域合作的基礎下,彼此切磋展現多元創意,開啟學生的視野和專業,更造就了104學年度光華高中辦理高職特色招生的契機,由多媒體設計科率先開設「動漫國際特色班」、餐飲管理科開設「在地寰宇美食文化特色班」,希望透過這些特色課程豐富學生的專業整合。

 

●稻作藝術  創魅力

        光華高中設計群師生聯手打造精采稻草藝術,由稻草結合創意,編織可愛的黑熊、鹿等動物區,也有海豚、螃蟹等海洋生物,大、小恐龍也讓小朋友想伸手觸摸,此外更有「拾穗」、「蒙娜麗莎的微笑」名畫,唯妙唯肖,以及燈飾、立燈、太師椅意象等居家擺飾,利用稻草編織出一件件自我風格的藝術品,讓樸實的稻草展現創新的生命力。

        一般人除了吃米飯,幾乎少有人摸過稻草,有時農民燒稻草還造成空氣污染,光華卻透過稻草再利用,結合其他天然素材,融入複合媒材的教學,以分組團隊學習法,讓學生動手活化每件稻草作品。參與這項課程的李怡如是綜合高中商業設計學程的學生,對於鐵絲、花布、稻草的綜合配置具有獨特眼光,不僅傳承學姐的技法,現在也能把這項專業傳承給下一屆的學弟妹。她認為光華就是一個和樂的大家庭,講究團隊合作,彼此跨領域學習,是一般課本所學不到的。每年都會到日本專門學校學習動漫製作、3DCG、以及遊戲製作,就是為了儲備未來的關鍵能力。

除此之外,榮獲103年度全國商業類技藝競賽廣告設計組金手獎的黃文宏、電腦繪圖組金手獎的李佳音,都是多媒體設計科三年級的學生,他們運用純熟的美術技巧,以簡單的麥克筆、水彩為參與嘉年華的遊客免費畫肖像,一張卡通畫風的超似顏繪,僅花15至20分鐘就完成。現場民眾覺得有趣,不少民眾與小孩一同入畫,隊伍一度擠爆,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科主任王耀騰認為現場作畫,不僅挑戰專業,更需要鍛鍊勇氣和容忍力,帶學生走出校園和社區結合,是未來的方向。


●稻田意象 妝時尚

家政群師生以「稻田」為意象,創發「日耀、稻浪、阡陌、花想」等主題,製作與大自然合一的時尚服飾、包包和配件,為彩繪稻田活動增添瑰麗的色彩。流行服飾科主任張婉玲特別在校內辦理一場與大自然相遇的工作坊,讓學生從觀察「稻穗」開始,體會大自然的樸實,並創意思考結合拼布裁剪、立體造型等元素,以及稻穗、草蓆、花紋布料,創發一件件代表在地文創的服飾創作,引起很大的迴響。

  走秀學生古之怡描述自己所展示的服飾時說,衣服的前片有像山一樣的尖角,這是以各種不同的顏色拼合而成,後片腰部份的皺褶則使原本就翹挺的臀型更加傲人、有氣勢;下襬是一個前短後長的設計,能夠秀出修長的雙腿。這件作品有個有趣是當風吹起時,裙襬會被吹滿,形成類似昆蟲翅膀,雖然挺好笑,但值得讚賞!

  其中最特別的一套立體服飾是用稻草,布飾花朵、乾燥花所串聯的作品,參與創作的學生吳悠甄,陳思芸,郭芷君,黃欣怡從初步草圖到完成,想表達欣欣向榮年年豐收的概念,以穀倉的原型做為發想,祈福人民平安。這件穀倉服飾的骨架,則是和多媒體設計科同學討論所共同完成,是一件跨領域的作品。


●稻米烘焙  傳幸福

餐旅群原本在校內已辦理過米食創作比賽,正巧把學生的創意作品透過「臺南好米嘉年華」活動推廣到社區,第一名的「花心」更是在現場大排長龍,獲得許多民眾的肯定,吃過的人都說:「Yummy」!「花心」的原創者─高佳韻、杜婉榕、謝孟娟、吳秋萍等四人就讀餐飲管理科,從「吃米不知道米價」的初學者到可以運用十餘種多元食材,融入在一顆中西合璧的「花心」裡,吃起來爽口令人垂延三尺。

此外,為了呈現農夫辛勤在日頭下工作,曬得皮膚黝黑,辛辛苦苦換得的是晶瑩剔透的白,白米,製作了「黑與白」。「黑與白」包覆了辛苦與甜蜜,咬下一口還有滿滿的傳統香味,是鹹蛋黃的濃郁傳統農村味道,充滿彈性的肉質口感,是廚師努力不斷的敲打黎明沃土,豐禾初綻。白色與綠色相間各半的顏色就像初綻的豐禾,後壁的稻香,草香,米香。咬下一口,讓你好像徜徉在綠色的波浪之中。(米香粒.抹茶米香粒)肉所造就的彈性。而「初穗」是黎明沃土,豐禾初綻的象徵。白色與綠色相間各半的顏色就像初綻的豐禾,如同臺南的稻香,草香,米香,咬下一口,讓你好像徜徉在綠色的波浪之中。這麼浪漫的創意米食,不僅吃了幸福,連看了都覺得滿心的小確幸,光華餐旅群師生不斷的日益求新求變,為了也是想傳遞在烹調之間的幸福滋味。

繼「臺南好米嘉年華」之後,餐旅群師生二十餘人赴日本長野縣進行食育文化的體驗,除了和松本第一高校師生進行日本壽司製作外,另外向當地的歐巴桑、歐里桑學習鄉村料理,以最天然的食材,不加任何調味料,簡單的水煮,炸物烹調,並且親自動手製作蕎麥麵,從混麵,搓揉,桿麵,整型,切割,全部都是團隊一起完成,大家歡喜品嚐自己動手烹煮的午餐,體驗不一樣的海外學習。校長張淑霞感概日本的長輩能夠健康長壽不無道理,看到日本在地料理都是「全食材」烹調,包括根莖皮都可以食用,營養素都沒有流失,不像台灣都是在吃食品加工的食物,這是餐飲專業需要引以為戒的。是以,科主任王四鳳認為「餐飲人」需要重視食安議題,餐飲管理科開設「在地寰宇美食文化特色班」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國際交流的體驗,進行從產地到餐桌的特色課程,製作府城在地食材的好滋味,在專業的技能之下,深具食育文化的使命。

 

光華小檔案:

國中部    國中多元智慧班

普通高中  高中多元智慧班

綜合高中  學術自然、學術社會、電子商務、商業設計、室內設計、時尚設計

          銀髮族活動管理、應用英語、觀光餐飲學程

技術高中  商業經營科、幼兒保育科、流行服飾科

          多媒體設計科(含動漫國際特色班)

          餐飲管理科(在地寰宇美食文化特色班)

 

 
1040203光華幼保發起「帶小朋友寒冬送暖」活動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二, 10 二月 2015 13:35
      光華幼保發起「帶小朋友寒冬送暖」活動

 

光華高中幼兒保育科五位學生在網路上發起「帶小朋友寒冬送暖」活動,共有十八位光華幼兒園小朋友報名參加。日前這五位發起學生帶著小朋友,以及親手製作的紅豆餅送給安養院的阿公阿嬤。在歌聲中,阿公阿嬤感動落淚,頻頻拍手揮手,讓發起學生和小朋友相當感動,倍覺溫暖。

 

 

賴柔謙、連珮彤,楊雅涵,吳姿蓓,黃綉玉這五位發起學生,是光華幼保科二年級的同班同學,她們會發起這個活動是因為陸續見到幼兒園或保母虐童的新聞,讓人難過。希望藉由「帶小朋友寒冬送暖」的活動,讓大眾看到小朋友善良的本性,會以溫柔良善的心情對待小孩。

 

 

在活動前一天,小朋友先合作創作要獻唱的歌曲「阿公阿嬤我愛你們,祝福你們快樂平安,用ㄧ首歌溫暖你心,聽啊~聽啊~天使祝福你。」並積極練唱;在見到坐在輪椅上的阿公阿嬤時,雖然開始時有點畏縮,但很快就熱心送上紅豆餅,並大聲唱出祝福。

 

 

這個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出創意、愛心、合作,還有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的態度,讓這五位學生對相當驚訝感動,學生們將活動中小朋友純真的愛上傳在「向小小孩學習」的臉書,希望引發社會大眾對小朋友與老人更多的關懷。

 
1031219光華服務社區 獻八五賀禮(85校慶)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二, 10 二月 2015 13:32
       光華服務社區  獻八五賀禮

 

        光華高中八十五週年校慶以「服務學習」為主題,全校師生花三個月的時間進行「十全十美相揪顧厝邊」的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由導師安排自願者走出校園,清掃社區的公園、街道、以及巷弄,同時結合家長會募集發票捐助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作為助人的基金,光華學生用自己力量來奉獻桑梓,祝賀光華八十五歲生日快樂。

       

這次志工服務時數達2,840小時,發票募集11,640張,分別由學生自治會會長王瑄翔、公關謝欣豪,學生議會議長黃品璇、副議長蘇聖茗,代表全校師生獻禮給圍下里趙再添里長、東門里陳憲明里長、以及伊甸基金會林雅文專員。這份厚重禮物係代表光華每一位青少年以自動自發的精神,啟動自己的心能,讓年輕有潛力的自己連結社區,光亮鄉土的最佳見證。

 

 

校長張淑霞表示,八十五年雖然漫長,但人生就只有一次八十五,勉勵學生活在當下,珍惜現有的幸福,尤其今年以服務學習作為八十五週年的賀禮,走出校園以培育學生感恩惜福的服務態度,凝聚愛家愛鄉的情懷,讓全人教育得以實踐。

 
1040127光華師生_體驗職場修舊達人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二, 10 二月 2015 13:34
      光華師生 體驗職場修舊達人

 

光華高中學術學程及設計群獅生30餘人參加超越基金會所舉辦的「職場達人體驗」活動,前往蔡舜任老師的工作室,一窺藝術修復的奧妙。蔡老師用深入淺出的解說,帶領大家神遊義大利翡冷翠的歷史之美,同時也讓光華師生體驗藝術品修復的技法,讓這一場藝術群的職場體驗獲益良多。

 

 

對一般人來說,藝術品修復是一個完全陌生又極度專業的領域,但對這些歷盡風霜的畫作而言,修復工作卻是讓它們起死回生的唯一機會。綜二仁余宛諭說:原來對於一件藝術品,除了創作與技巧外,還要搭配「修復」這個重要的學問,而且還要克服重重困難,並且帶著溫情堅持到底。

 

 

實習輔導處主任林莉玲在蔡老師的引導之下,亦反省台灣的藝術,文物或古蹟修復似乎總著重在「翻新」,忽略了讓藝術品回復原貌的「復舊」。蔡老師是以油畫專業,返台後積極投入廟宇彩繪修復工作,讓塵封的畫作恢復最接近原本的樣子,這需要長年累月的專業經驗與對藝術不滅的熱情,專注在每一個細節,不斷練習,才能成就不朽。

 

 

綜二義的陳鈺欣也深有所感,在修復明信片的小小破損時,雖然不是自己動手,但看著修畫的同學在調色配色時,那種悸動難以用言語表達,而調出來的顏色總讓人猜想是這個顏色嗎?還是那個顏色?在這個過程讓人體會回復原貌的「復舊」是多麼的任重道遠。

 

 

體驗課程結束後,在蔡老師修復完畢已故台灣廟宇彩繪大師潘麗水的門神畫作前留影,衷心期盼台灣能出現更多像蔡老師這樣的「藝術品醫生」!

 

 
1030123光華高中流行服飾科師生投入傳統刺繡_發想藝術美學 列印
作者是 網站管理員   
週二, 10 二月 2015 11:46
 光華高中流行服飾科師生投入傳統刺繡 發想藝術美學

 

光華流行服飾科師生引進業師,透過實地參訪傳統刺繡工坊,並向「老師傅」拜師學藝,體驗府城傳統刺繡的艷麗,展開針線勾勒於布面所呈現之點、線、面的圖像,深具地方特色。

 

 

結合光華流行服飾科的特色課程研發,邀請「府城繡才」-光彩繡莊林玉泉大師親自傳授「八仙彩」的刺繡技法。已經76歲的林玉泉感嘆,從事八仙彩刺繡工藝50餘年,眼見其繁盛至沒落,有些落寞。卻很感動光華流行服飾科師生對於傳統工藝的熱情與投入,因此願意傾曩相授,藉以傳承新人並賦予新意。

 

 

科主任張婉玲表示,校方係以在地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來發展流行服飾的特色課程,將重新詮釋傳統刺繡的圖騰,希望透過現代思維以開發符合現代族群的生活文化符號,以及藝術美學的生活用品。透過這次的特色課程激發學生無限遐想,將帶給傳統工藝有創新的風貌,進而帶動文創產值。

 

 

參與課程學生古之怡認為,可以運用數位印花,再利用老師傅傳授的技法加以變化成型,使作品能夠有不同的變化。榮獲全國家事類技藝競賽服裝製作組第九名的郭富美,則發想利用現代科技熱轉印技術,印上創新且有台灣味的綠繡眼、白鷺鷥、黑面琵鷺等候鳥文創圖案,加以刺繡做出新的變化,讓服飾或配件更具獨創的個性化以帶來更大的商機。

 
更多文章...
  • 1030912光華不辦特招發展多元智慧班(中華獨家)
  • 1031205 光華多媒體設計科 榮獲全國商業類技藝競賽雙金一銀
  • 光華小農家 為生態環境盡心力
  • 1031205 光華高中餐旅群赴日體驗食育文化
  • 全國家事技藝競賽 光華教具製作金手獎
<< 最先 < 前一個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個 > 最後 >>

第 19 頁, 共 33 頁

投票所-1

妳對本校綜合高中可以自行選課的感受如何?
 

投票所-2

綜合高中吸引妳的地方是?
 

誰在線上?

現在有 95 訪客 在線上
光華女中 綜合高中, edit and re-designed by EPStudio, 2009.

valid xhtml valid css